我们提供安全,免费的手游软件下载!
所在位置: 主页 > 攻略资讯 > 游戏资讯 > 条纹潜鱼「「社会实践·研学」我们的课堂在路上——2018年高二年级社会实践之研学(四)」

条纹潜鱼「「社会实践·研学」我们的课堂在路上——2018年高二年级社会实践之研学(四)」

发布时间:2025-04-16 10:50:57来源:网络点击:

  关注精彩内容,要先点击这里哦~

  今天的研学内容最丰富,是这次研学的高潮部分,奏出了这次研学旅行的最强音。

  上午,我们直奔兰亭,来了一次穿越,来到书圣习字聚会的会稽山,近距离观察并直接体验一把书圣王羲之的修禊生活。只要是识字的人,有谁不知道王羲之呢?何况我们早已学过了他的《兰亭集序》,今天居然来到了他创作这篇文章和那“天下第一行书”的地方,怎能不自然而然地深感神奇呢?“小时候读的课本,现在居然都直接地看见了!这次研学,太神奇了!”一个同学昨天描写在百草园的感受,用在今天的兰亭,不也是一样贴切吗?

  绿皮 兰亭

  在兰亭,大家参观了兰亭碑,欣赏了鹅池,观摩了书法纪念馆。更为精彩的是在王右军祠前,我们举行了古色古香、诗意盎然的曲水流觞的修禊活动。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换上了东晋时期士子仕女的服装,流觞的曲水边,列坐其次,在司仪的带领下,先进行了上香仪式,对先贤书圣表达了崇高的敬意。然后观摩了仕女们表演的修禊舞蹈,接受了仕女洒水祛邪的“祓禊”仪式,接下来,在司仪们的带领下,进行了曲水流觞活动,顺水而下的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饮酒一杯,诵诗一首。有才华的同学更是即兴赋诗以纪其盛,更是赢得了师生们的热烈掌声。最后,大家在司仪的带领下,齐诵王羲之的《兰亭序》,赢得了观众们的一阵阵掌声。仪式结束了,同学们相互留影、全班合影,然后才恋恋不舍地脱下服装。离开了现场。

  绿皮 中国黄酒博物馆

  对生活中一向敬而远之的酒,这次算是有了直接而深刻的印象。大家既亲手“花雕”,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用各种毛笔对绍兴黄酒的空白瓶的外部进行彩绘。然后去参观了黄酒博物馆,了解了酒的由来,黄酒的制作过程、黄酒的种类、绍兴黄酒的故事,并品尝了著名的黄酒——香雪酒。研究黄酒有关课题的同学,更是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进行了充分的资料收集工作。

  我的花雕酒瓶精美不?

  绿皮 联欢晚会

  晚上,是这次研学活动的高潮部分——联欢晚会。虽然准备时间短,场地条件不算好,但同学们还是充分展示了自己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善于组织、擅长表演的才能,一个又一个节目,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师生同台、生生对抗,师生同乐,精彩的演出,博得阵阵热烈的掌声,让酒店工作人员都不忍下班,也激动得跃跃欲试,十分感叹:“名校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最后在大合唱《难忘今宵》中结束了永生难忘的一天。

  明天上午再参观著名的治水英雄——大禹的遗迹之后就要回家了,即将结束这次短暂而又难忘的研学,同学们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感情,今晚也必将是个不眠之夜!

  学生感悟

  ●

  今天我们到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闻名的兰亭。在王羲之身上,有许多流传至今的逸闻佳话,使王羲之形象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一代书圣,他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将魏晋崇尚的“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精神融入书法中,形成既传承古代精髓,又独标心意的雅致飘逸、刚柔并济的书风。

  我想我们最为熟悉的便是他练书法耗了十几缸水的故事。今天我们也亲身体验了一下蘸水写字的感觉,一小瓶水都写不完,何况这十几缸水呢?这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万小时定律,当你愿意在一件事情上花费一万个小时,你就能做到真正精通这一件事情。这要的不仅仅坚持,更是热爱。我相信王羲之一定练了远远超过这一万小时才能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兰亭集序》中光“之”的写法便有20种,分别用了行书、草书、楷书等书法形式,成为王羲之书法极尽变化的象征和代表,宋代书法家米芾曾由衷地赞叹:“‘之’字最多无一似”。有天赋的人不一定成才,但坚持并勤奋的人一定可以成才。

  今天也算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高考第二天,一路走过来,不少行人都问我们“你们哪的学校啊?”“你们多大了?”,当得知我们是高二时,总会亲切地拍拍我们的肩膀,笑着说“明天这时候就是你们了啊!”是啊,我们终于把十二年过成了只剩十二个月了,这一路上有哭有笑,有苦有甜,可终究是过去了。我们现在需要的坚持与投入,不是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吗?我相信我们还有几个21天去努力,去奋斗,去够到我们想要去的地方。

  离开时,兰亭依旧,可心中却埋下了一颗想要理想奋斗的种子。兰亭,再见!

  ——唐诗琪

  ●

  六月江南

  六月江南雨纷纷,荷花醉人酒满斟。

  不知何处藏笑靥?花后翻飞话昔人。

  ——郝仁杰

  ●

  兰亭赋一首

  我欲归去访前贤,只得其乐不解谜。

  开怀痛饮仰天笑,何须蹙眉望重郦。

  今日浅谈青史中,明朝我辈千古纪。

  历览前贤辉煌日,凌云壮志破霄时。

  ——陈瑾杰

  ●

  兰亭流殇

  清流涓流会稽城,石桥斑驳古越州。

  兰亭已已望书圣,醉书一卷墨未浓。

  峻岭修竹风光盛,俯仰之间笑死生。

  修禊之会今何在,山自高崇水自横。

  ——金鼎

  ●

  兰亭记

  霭霭庭前林,初夏贮清阴。

  一一风荷举,白鹅浮清波。

  分校素心人,乐于数晨曦。

  诗词共欣赏,曲水流觞欢。

  ——李颖

  ●

  兰亭,因书法而出名,今早有幸窥见其真容。参天的古树,青葱的兰草,满池的荷叶莲花,还有一座座历史悠久的亭子,碑上的破损与印痕诉说着不小的年纪。缺少沈园的清幽,却多了一份开阔与厚重。登上山顶,来到兰亭书法博物馆前。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宁静,但也让我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毕竟我只是个粗人。

  来到黄酒博物馆,不品尝一下黄酒,总觉得过意不去。望着手中那浅浅的一杯黄酒,闻起来不像白酒那样刺鼻。奋不顾身地抿了一口,浓厚,但又有些冲鼻,还有一股淡淡的甜味。下肚后,胸口好像烧起来了,火辣辣的。

  ——任昊

  ●

  初读《兰亭集序》,被其中一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深深吸引,早就想一睹芳容。

  初入兰亭,浓郁的绿意侵入眼帘,绿树葳蕤,碧荷翩跹,青草离离。空气清新带有淡淡的花香,那一抹粉红在之间若隐若现。流水淙淙,游鱼自在,鸟于枝鸣。兰亭之出名,固然有这一份美景,然而更因为有那一抹书卷气。王羲之于此大会文人墨客,坐于溪水之旁,饮一盏薄酒,赋一首雅诗。那一篇《兰亭集》荟萃了迁客骚人的独特见解,酒酣之时,王羲之洋洋洒洒写下千古名篇《兰亭集序》。在兰亭有一幅画,画中的王羲之醉卧在石台上。忽然想起欧阳修在醉翁亭会宾客,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一副酣然醉态,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王羲之然也。

  窗前过马,鸟飞兔走,曲水流觞俨然转变为一种诗词文化,我们可以同他们一样引觞曲水,列坐其次,纵使我们没有那样的才气底蕴,但可在其中感受相同的文学志气。

  俗语说,人生诸相皆为水。

  江之污,即心性之污。

  河之腐,即时代之腐。

  流之枯,即精神之枯。

  诗词歌赋亦是如此。

  ——陈旭雯

  ●

  今天的重头戏当然是去黄酒博物馆了。我们一到就体验了在小小酒瓶上作画的艰辛过程。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不少同学满怀期待,完成后只能望瓶兴叹。过程中不少欢声笑语,更有“惨叫”连连。艺术的创作当然要经历艰辛与波折,然而同学们积极投入,觉得时间就过得飞快,转眼就过去了。接着,品尝绍兴黄酒让我记忆深刻。我不喜欢喝酒,也不知道喝黄酒是什么滋味,便一饮而尽。嘴里就留下了一股甜甜的醇香,当我回味之时,胃里突然火辣辣的烫,似乎有一团火焰正在燃烧。不少同学也感到了这酒的威力,嘴里都要冒出火来。这独特的体验真是让人难忘。

  “酒之所兴,乃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这是博物馆刚进去便看到了一段古文。而黄酒的历史溯源,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文化时期。距今5000年左右,原始农业进入发达时期,人工酿酒渐成规模,酒成为人们崇尚礼仪,文明宴饮的常用之物。秦汉时期,酿酒工艺得到改良。黄酒的兴盛时期,则是明清。绍兴也是一派黄酒的繁荣景象。酒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各地酒俗虽有不同,然人生的喜乐哀愁都融在酒中。在绍兴,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与酒发生着联系,或庆贺,或预祝,总是人生百态的缩影。可惜我们时间紧迫,没有更多更细致地了解黄酒,可以说是唯一的遗憾吧!

  ——张可轩

  ●

  高一学《兰亭序》时,便对兰亭充满了一种向往之情:那两岸郁郁葱葱的茂林修竹,那清溪上缓缓漂动的酒杯,那份流传千古的天下第一行书,都是我魂牵梦绕的奇景。

  而今天,一切如梦以偿。

  迈进兰亭,便有一股清新朗润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千年萦绕的墨香吧,是未曾凋落的荷风吧。当这一切展现在我面前时,有种似梦似真的美。

  兰亭的美,不在于她有多少亭台,而在于那一缕挥不去的书卷气。无论是那王羲之、王献之共书的鹅池碑,还是康熙和乾隆挥毫的祖孙碑,亦或是流觞曲水上朗诵的诗词,还是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小荷,皆有朗润的生气。碑和纸像一片开阔的水域,一个个飘逸的字,像是池塘中秀耸的荷花,亭亭有活力。

  我们体验了曲水流觞,古人的雅事重现在眼前。我们穿上了古服,坐在流水旁,看双耳酒杯缓缓漂来,有的同学便一饮而尽,吟出一首自写的绝句或小令。仿佛时光倒流,多少年前,王羲之邀谢安等名士会于兰亭,趁酒兴吟诗作赋。那是一个疏狂人的时代,未曾谋面是清狂,我们无缘那份天真的快乐,只希望此生心怀放达,有自己的一分清狂。

  兰亭,乐!

  ——高二5班彭春波

  ●

  无题

  夏夜爱赏华灯,归来无须借星。

  清风何必摇扇,一路静听虫鸣。

  ——高二5班任琦

  ●

  半首·沁园春·九寨

  一碧千山,万木峥嵘,郁郁葱葱,眺流滩瀑布,飞珠溅玉,微蓝碧水,清澈透明,云溢山巅,潜鱼戏水,疑似不复在人间。

  ——高二5班赵艺清

  白鹅奇石断碑,碧亭山涧芳兰。

  流觞曲水春波绿,谁说桃源望断无处寻?

  ——高二5班徐华轩

  ●

  喜游兰亭

  临池习字学羲之,心中笔墨未可知。

  曲水流觞饮酒欢,不知重逢又何时。

  ——高二5班张碧芸

  ●

  吟游兰亭

  书圣挥毫惊风雨,行书兰亭泣鬼神。

  一朝流落尘世间,浩荡烟尘事如烟。

  碑毁碑生面色故,不似沧海与桑田。

  暮去朝来人常变,青山依旧水长流。

  ——陶璇

  ●

  很快,一天的行程又再次结束,歌会最后的一首《难忘今宵》更是见证了研学之旅的最后一个夜晚,回想前五天的行程,真的是充实而有趣,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名胜古迹,还体验了不同于一般旅游的学习。

  今天上午的曲水流觞活动,换上古代服装的同学们分坐在从源头缓缓向下流的溪水两侧的石头上,真的有一番古代大师的感觉,端起酒杯喝下黄酒,诗从口出,原创的诗句在这样的环境下似乎也变得富有深意。

  下午的黄酒博物馆不仅让我们下到地下酒窖,还让我们亲手动手为小小的酒坛涂上颜料,还亲自品尝了黄酒和酒酿,就连平常不喝酒的自己也被周围大家的气氛所感染,品尝了几口才真正发现绍兴著名的酒文化似乎并不是一个虚名,它们的酒是真的有着比其他酒更优越的地方,他们的酒文化历史就很悠久,居民做酒也很在行,酒酿也吸引了一波同学。

  最后一晚的感悟止此,但内心的体会与感觉远不止于此。

  ——高二5班马思婕

  ●

  自从看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后便惊为天人,虽说这只是一个临摹本,真迹早已不知去向,但即使是这样的笔迹亦能流传千古,折服了岁月,惊艳了时光。难以想象真迹该是怎样的天上珍品,人间哪得几回观?

  于是我也便对这兰亭之地产生了极其狂热的兴趣,而也就在今日得以窥见它的庐山真面目。

  依山而建,碧水蓝天,鸟语花香,远离世俗,这仿佛是一个专门为《兰亭集序》而诞生的绝佳福地。

  跟随着清澈的河流兜兜转转,忘却了心中的杂念,整个人似乎都轻松了起来。静坐一块石头之上,轻轻端起一碗漂在水中的酒,一个仰头,一饮而尽,于是便也诗性大发创作诗歌。仿佛和千年前的王羲之有了同样的灵感,也似乎与王羲之产生了共鸣,也终于明白了,那千古绝迹的诞生绝非偶然。

  乃是呈天时地利人和而就,一日之行,不虚此行,妙哉。

  ——高二5班谭静雯

  ●

  很久之前就觉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流畅婉转又显得遒劲。今日来到兰亭,体会了一番当时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时的内心活动,觉得甚是雅致。当你置身于一片竹林旁,听着流水潺潺之声,观赏着“休憩舞”,黄酒下肚之后,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流畅地诞生了。

  之后简单参观了兰亭书法博物馆,吸引我的并不是里面那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而是整个博物馆的装修风格,一进去就是一个《兰亭集序》中的“之”字,配合着石头铺出的一条小水槽,那种典雅的意境渐渐带我进入了中华文字的优美。整个馆的色调都很统一,象牙白、鹅黄、墨黑三色交相辉映,融合,仿佛就是一副巨大的字帖。伫立在一面挂有大幅书法作品的墙前,我只觉得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具有魅力的一种文化。

  下午来到老街,不同于昨日去的“鲁镇”,老街里的摊位卖的东西基本都是自家生产,自家兜售。一条小小巷子,却显得无比温暖而具有诗意。路上偶遇几只小野猫,浑身雪白带有黄色条纹,想必也是因为住在这儿的人亲切有加,那些小猫都变得顽皮可爱,不那么怕人。在回去时有家老爷爷在卖臭豆腐,五元一大碗,与那些抠门的“大门户”截然不同,这大概就是一个小地方孕育出的特殊的人情味吧。

  ——吕佳晨

  ●

  黄酒,为中国独有,并与啤酒、葡萄酒齐称世界三大古酒,可见其历史之久远。而绍兴亦是其重要产地之一,于是今天便有幸前往黄酒博物馆一探究竟。

  黄酒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由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包装等步骤组成,可见匠人们的不苟精神。

  今天变有幸体验了一下其包装过程中的一小部分,酒坛的上色。

  酒坛大约5厘米长宽,高约10厘米,为其上色, 看上去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工作实则不然。这小小的工作需要拥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整体把握力,需要通过对色彩的综合运用与整体把握来实现酒坛的美观。再者还需要操作者对双手的把握十分精准,最起码不能手抖吧,以及对颜料的稀稠把握。

  光是这小小的一个坛子就把我们折腾的够呛,不是手抖画出来范围,就是颜料太稀“飞流直下三千尺”……可见为酒坛上色是一种工艺,这小小的手法让匠人们花费了多少汗水,可见这需要时间的打磨、沉淀,不知让多少青丝熬成了白发,多少嫩手熬成了枯皮。

  这才只是一小步,有更何况酿酒师们蒸饭时的时时翻动,与拌曲是的不断搅动……

  酿酒是一件苦活,但当匠人们有了这种不苟的匠人精神时便不算什么。因此工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每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

  ——高二5班李晨昊

  ●

  记忆里,将入大学的表哥被父亲灌了一杯又一杯酒,表哥面红耳赤了,父亲亦醉。不记得他们何时停盏,犹记得父亲喃喃的教导,男孩以后喝酒的场面多,你一定要学会喝酒。

  那时视其为极重的成人礼,想过会有一日也与父亲共斟。不过在受此礼前,先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有了饮酒之机。

  不是未饮过酒,只是在被大人们相挟过盏时,意识到我们已被当做将成年之人了。中国黄酒博物馆里,小壶黄藤酒泛着暖光,颜色微黑的饮品是我们曾无数次在父母手中见过的,是极少被允许碰触的。

  少年心傲,一口喝尽杯中酒,被辣的咳嗽,红了脸,耀武扬威地与友人炫耀。黄酒不苦,入口微甜亦辣,滑过嗓候似是点起了一簇火,温暖,却确实有伤人之势。仍是无法爱这滋味,大概只有阅遍人生才懂得。

  人生百味,也许都会融入一杯清酒的香气。成长是刺人的,酒亦然。

  ——高二7班 徐天殊

  ●

  王羲之之所以可以写成兰亭集序,与当时的背景是密不可分的:有清俊洒脱 风流潇洒的时代风格;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的地理优势;有玄风清谈 玄风自赏的名士们的支持伴随,乘着酒香醇和 入口回甘的绍兴黄酒,这才得以放浪形骸 寄情山水,泼墨挥毫 写下那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如此胸襟,胸怀宇宙万物,实属不易……这样一来那些在流觞曲水是可以肆意躺卧 袒胸露乳 却又可以喝酒吟诗 泼墨挥毫的名士形象,就会在我们心中屹立了。

  王羲之如此有名之书法,除了他的字形结构之外,也有荡漾在字与字之间的那种只有通过醉酒才有的 豪迈 恣睢 不羁。在那个崇尚玄学 佛机 修仙 长生的年代,王羲之实际上是令有主张的,不在过多地追求仙道,而是及时行乐 抓紧当下;不在为玄学所困而是心系宇宙的浩渺,勘破生死的奥义,这些在时代包容与抑制下的矛盾,在黄酒的催发下,终于化作澎湃的情感,涌到了行字之间,为后世所永远传颂。

  高二7班 孙熠洲

  ●

  赋流觞

  良辰美景欲千杯,奈何年少酒量丁

  佳人才子承高见,莫笑小女文才稀

  高二7班 徐娅萍

  ●

  十年苦舟欢纵少,今宵但饮休辞醉。

  勿忧闲人空谑笑,年少只得竹枝傲。

  高二7班 邱天然

  ●

  由西湖至绍兴晚宴

  西湖清莲归棹远,兰亭曲水人风流。

  吴越往事吟未终,物换花香盈满袖。

  金樽珍馐寻欢宴,研学诗酒趁年华。

  芙蓉落尽沧波起,金榜题名再重游。

  高二7班王吴悦

  ●

  朝品黄酒流肠胃,夜吟弦歌惹人醉。

  兰亭赋诗见风采,老街漫步显静心。

  七班团结述历史,五班齐心送今宵。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游学五日乐逍遥,其乐融融不愿返。

  高二7班 杨欣怡

  ●

  把酒留君听锦瑟,流水尽处歌相和。

  山中无事情更悠,亭内无风花自落。

  望尽青山春犹在,不知何处梦相寻。

  飘渺逸兴终难系,何如抽毫仰此情。

  高二7班 石云舒

  ●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尽感包容,最美西湖六月中。观兰亭流觞曲水,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待到明年花更好,再与君同。

  高二7班 赵笑天

  ●

  纪念鲁迅

  故园已暗无晴意,灵台孤留饱沧桑。

  神矢飞来无处避,以血荐辕空自伤。

  高二7班 赵笑天

  ●

  不知不觉我们的研学活动已近尾声,今天的活动不算累。游玩了兰亭,参观了黄酒博物馆,制作了黄酒陶瓷,走过了老街。可谓是收获颇丰,感触也是很深的。

  早上在车上面脑子里面一直在编诗,为了一会在兰亭的流觞曲水活动,可是文采相当有限,构思了好久才使劲憋了几句:

  今至兰亭玩,与客满笑颜。

  不知天上人间,此乐就在心间。

  和那些大神们的诗句比起来,我这个连打油诗都算不上吧,但是自己也享受一下作诗的这一个过程吧,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学素养。漫步在兰亭博物馆,欣赏着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我也情不自禁的在一边的触摸屏上写起来字,还给热爱书法的爸爸带了一本兰亭集序的字帖。

  下午来到了黄酒博物馆,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黄酒,在上面尽情的涂鸦,写下来自己的祝福语,希望一年后的自己可以金榜题名,祝自己可以永远幸福快乐,让这瓶酒成为自己的状元红!来到老街,老街里十分窄小。街上有古旧的青石板,常年的雨水在路面上浸出黑色的水锈。从石板缝隙里生长出的野花茎,开花细小而艳黄。还时不时飘来臭豆腐的香味,黄酒的醇香。老巷子里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高高的围墙,雕花的屋檐,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巷子里的老房子保存着历史的痕迹,却坐落在被遗忘的路口。虽然如今的老街也早就已经有了很浓的商业模式气息,可是历史的沧桑感却没有减,依旧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晚上的联欢会更是其乐融融,五班七班的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二十个节目。吴止奇同学更是精彩,歌声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所有同学都集体鼓掌。杨行保老师也尬唱了一段难忘今宵,也足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其实大家内心都有不舍,都有感动。

  时间真的特别快,转眼间研学旅行就要结束了,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之间的信任和团结一致,遇到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希望我们可以把这份团结保持到日后的学习中,收获更长远的进步!

  最后衷心的感谢这几天老师们的细心照顾,导游们的耐心讲解,同学们的相互配合,有你们真好!有幸遇见你们!接下来我们会更加努力的!

  高二7班 方之昊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素材资源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