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供安全,免费的手游软件下载!
所在位置: 主页 > 攻略资讯 > 游戏资讯 > 傲视天地石达开「七一文学|石达开:文韬武略两超拔|许华凌专栏」

傲视天地石达开「七一文学|石达开:文韬武略两超拔|许华凌专栏」

发布时间:2025-04-28 18:57:40来源:网络点击:

  石达开(1831年3月—1863年6月),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人(今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祖籍广东省和平县,太平天国名将,被尊为“义王”。

  1847年,石达开追随洪秀全。1851年12月永安建制,石达开晋封“翼王五千岁”。1855年2月,石达开在九江、湖口重创湘军水师,乘胜西征,三克武昌;11月,进军江西,攻占皖、赣、鄂三省大片疆土。1857年10月,石达开率领安庆将士进入江西,东西转战,为救援被湘军围困的军队而奋力厮杀。1863年5月,石达开率众直抵大渡河南岸,最后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当年6月27日,就义于成都,享年32岁。石达开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颂,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历史记载对石达开的军事生涯泼以重墨,让世人单纯的以为他只是一位名将角色,实际上石达开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石达开的诗写得也好,尤其是律诗写得大气磅礴,让人拍案叫绝,赞不绝口。只不过他的诗才被其军事才能所掩盖,很少有人知道罢了。

  相传,1862年,石达开带领一支太平军,从贵州赤水进入四川合江,本想北渡长江,打入川中,但受到曾国藩清军的围追堵截,只得向川南进军。太平军从合江进入叙永鄢家关、象鼻子、天池镇,渡过永宁河。傍晚,驻扎在黄桷坪、早谷塝一带。为了寻找进军线路,第二天凌晨,石达开换上便衣,带了几个随从,骑马抄小路登上凤凰山。此时,正值红日东升,天空蔚蓝。石达开俯瞰山下,只见一条大河绕山麓,穿越无数小丘由东南而向北流去,远处是连绵不断的大山,从东向南一直延伸到云贵川边境。再回首,巍巍的青山岩矗立在西方,山涧几道流水倾泻直下,青山遮挡了视野。侧身望北,山下卧着无数的小丘,在天际的小丘尽头,一条河流犹如白蟒穿入山崖之中,茫而不见。而西北面的小丘一直延伸至茫茫的天际……此情此景,石达开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便在凤凰山华严寺寺中泼墨赋诗:龙舟竹影几千丘,云霄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红日滚绣球。遥望西北三千界,势压江南十二洲。好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该诗属于典型的七言格律诗。七言格律的平仄要求严格,除了押韵的基本要求外,每句之中的平仄变换也有相当严格的限制。这首诗是即兴的作品,信笔挥毫间,完全符合七言格律的平仄要求,这十分考验作者的文字功底。石达开这首诗不但遵守七言格律的平仄规则,而且做到了对仗工稳,如此工整的诗作,在当时的军事将领中是极为罕见的。

  石达开不仅武略闻名于世,诗才也傲视群雄,集名将与诗人于一身,不愧为太平天国难得的军事栋梁之材,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一颗耀眼的诗人明星。许多年后,大渡河还在,石达开不在,太平天国的故事也早已成为了历史,湮灭在漫长历史的尘埃中,而石达开的军事才能,特别是文学才能,却留了下来,被后世的诗人们不断传颂。

  (作者系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新抚一校工会主席)

  来源:七一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素材资源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